要闻解说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每日新闻节目之后,本专题进一步详述当天要闻或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 Mehr
每日新闻节目之后,本专题进一步详述当天要闻或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 Mehr
Verfügbare Folgen
5 von 24
基辛格将庆百岁生日 依然极具争议性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周六(5月27号)迎来他的100岁生日,基辛格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和最有争议的外交家之一。对一些人来说,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对另一些人来说,他是一个 "战争罪犯"。
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的菲尔特一个犹太家庭。15岁时随家人逃到美国,20岁时成为美国公民。1969年,共和党人理查德-尼克松将他召入白宫,担任国家安全顾问,随后又担任国务卿,在1973年至1975年期间担任这两个职务,并在福特手下担任国务卿,直到1977年。
极具争议的和平奖得主
作为冷战时期世界外交的关键人物,他发起了与莫斯科和北京的和解,其依据是一种务实的世界观,一种美国式的 "现实政治"。在1972年为组织尼克松对北京的历史性访问进行了秘密旅行。 他还与越共领导人黎德寿进行谈判,以结束越南战争,谈判是在最秘密的情况下,而且与轰炸河内的同时进行。停火协议的签署为他和黎德寿赢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这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奖项之一。
法新社报道,美国霍夫斯特拉大学的历史学家卡罗琳-艾森伯格(Carolyn Eisenberg)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记得他促成了和平,但我们却忘记了他为延长战争所做的一切,不仅是在越南,还有在柬埔寨和老挝。"
在周三公布的一项调查中,调查性新闻网站The Intercept根据五角大楼的档案文件和幸存者的证词断言,亨利-基辛格是1969年至1973年期间美国对柬埔寨的轰炸行动的设计师,该行动被严重低估,造成的平民死亡人数远远超过以前承认的人数。
达卡大学的历史学家蒙塔西尔-马蒙也指出,基辛格先生在1971年 "积极支持孟加拉国的种族屠杀"。
基辛格也被认为与美国历史上的黑暗一页联系在一起,例如支持1973年智利政变或1975年入侵东帝汶,当然还有越南。人权律师里德-卡尔曼-布罗迪(Reed Kalman Brody)说:"在我看来,毫无疑问,他的政策造成了数十万人死亡,破坏了许多国家的民主。但“他竟然逍遥法外,"。事实上,基辛格从未被起诉过,2004年的投诉被驳回。
白夏:基辛格是现实主义派的代表人物
法国汉学家白夏先生接受法广专访时评价指出:
白夏:“基辛格可以说是二十世纪的德塔列朗-佩里戈尔 (Charles-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点,我们知道在国际关系理论中有几个学派,其中之一就是现实主义,可以说基辛格就是现实主义派最典型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代表人物。
对现实主义学派而言,国际关系就是力量对比关系。所以无论如何,不要考虑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也不考虑它是否尊重人权,认为国家都是为自己的利益,为了进行自己的利益就可以跟任何一个国家有新的关系。所以上世纪70年代美国在打越战,它的主要敌人就是越南,但越南后就是苏联,所以必须集中所有的力量反对苏联。在这种情况,美国就决定要跟中国建立好的关系,特别是 69年时中苏有边界冲突,当时基辛格觉得我们如果可以和中国建立友好的关系,就可以帮美国反制越南和苏联,所以他考虑的就是美国的利益,当时美国的利益就是应该赢得越争。为了打败北越,就需要可以集中力量,于是决定到北京。我当然不同意基辛格以后发挥的作用,特别是他在退休后鼓励发展与中国有无限的关系,但是不可以说当时跟中国建交是错误的,我还是觉得是必须的。”
法广:越南战争结束,让他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同时他在多个问题上备受谴责,因为他支持智利政变,1975年的入侵东帝汶,还有对柬埔寨的轰炸。有数据说造成了几十万人的死亡,也破坏了很多国家的民主,所以基辛格的确是非常有争议的政治人物,您怎么看这些争议呢?.
白夏:“我说了他是现实主义派,那现实主义就是不顾个人的人权,不顾杀多少人,只要一个国家利益得以实现就可以了。当然,他在柬埔寨和越南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非常残酷的,柬埔寨当时局势还算稳定,但是为了扩大对越南的压力,他就进行柬埔寨的政变,红色高棉之后得以发展。当然不可以说他对柬埔寨的屠杀有直接关系,但是当然他也是发挥很坏的作用。他在1973年得到了诺贝尔和平奖也是一个很大的悖论,他和越南劳动党领导人黎德寿同获奖是很可笑的,黎德寿 50年代在越南的社会主义化中发挥了非常坏的作用。基辛格本人整个越南战争中也是发挥了很消极的作用,他们都鼓励战争但却得到了诺贝尔和平奖,真是开玩笑了!”
大国关系主宰国际局势,历史似乎总是在重演。1969年中俄交恶,72年中美建交让中国走出国际孤立,50多年后,强大的苏联解体,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正受到西方国家制裁,但中俄却成了友谊无上限的盟友,同时中国已经发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关系十分紧张……
最近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对基辛格先生做的长达八小时的采访,在采访中为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出提出看法。报道指出,因基辛格在越南战争中的作用而被许多人视为“战争贩子”,但他将防止大国之间的冲突视为其毕生的工作。在目睹了纳粹德国造成的大屠杀以及他的13名近亲在大屠杀中被杀害后,他开始相信,避免破坏性冲突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严格的外交手段,最好是通过共同的价值观来加强。他说"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我认为我一生都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报道称,在基辛格看来,人类的命运取决于美国和中国的相处,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之际,他认为留给两国找到一个解决方案的时间只有五到十年。
非统/非盟成立60周年:成就与目标
60年前的今天,对非洲一体化历史,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时刻:非洲联盟的前身,非洲统一组织(OAU)在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诞生了,3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那一天终于设法走到一起,就共同的项目达成一致。在1963年5月25日至26日的夜晚,他们签署了《非洲统一宪章》。
“非洲必须团结”
《非洲统一宪章》文本主张成员国的主权平等,不干涉和尊重领土完整。其目的是促进非洲的统一和团结,打击殖民主义。这个第一个大陆性组织设有总秘书处、委员会和政府间机构。在两天的时间里,与会的领导人在主席台上呼吁非洲大陆的团结,加纳总统恩克鲁玛认为,必须实现这种团结,但不一定要牺牲各种大大小小的主权,他说,我们必须团结起来,以实现我们大陆的彻底解放。
本台法广报道,《非洲统一宪章》章程的诞生得益于许多部长和高级公务员在幕后开展的工作。二级外交官,在欧洲或美国接受过培训,自 1945 年以来一直出席在欧洲和非洲大陆组织的泛非大会。这些行为体在国家元首抵达前几天进行的谈判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这些外交官中的一些人随后将继续他们支持非洲一体化的行动。1963 年 8 月成为非统组织秘书长的几内亚迪亚洛泰利尤其如此。本次亚的斯亚贝巴峰会将作为某些国家元首之间团结与和解的时刻而载入史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塞内加尔人利奥波德·塞达尔·桑戈尔和马里人莫迪博·凯塔之间的拥抱,自马里联邦垮台以来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冷淡。
“非洲必须团结”是加纳国父恩克鲁玛的愿景。这位坚定的泛非主义者希望非洲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摆脱各种形式的殖民统治。他想以非洲合众国的名义将非洲大陆的国家联合起来。最终在 1963 年 5 月 22 日选择了非洲统一组织 (OAU) 这个名称,区域主义随后置于大陆主义之上。
正是在恩克鲁玛的推动下,这个在独立后成立的第一个非洲大陆机构旨在促进非洲国家之间的联合和团结,以完成非殖民化并摆脱种族隔离制度的种族主义。但是,殖民国家的操作和冷战的利害关系加剧了非统组织成员之间的分歧,非统组织无法防止冲突或清除独裁政权。1999年,非统组织的53位国家元首签署了《苏尔特宣言》,启动了非洲联盟项目。这个新结构的目标是加强非洲大陆的政治联盟和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民主和人权,并促进非洲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体化。非统组织成立40年后,非洲联盟于2002年在南非德班正式成立。自2017年以来,它已将所有55个非洲国家聚集在一起。
60年来的成就
非统组织建立60年之间取得了那些成就?非盟组织的网站上盘点出了几个要点,突出强调:非殖民化和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捍卫成员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解决成员国间争端,社会经济发展,签署非洲宪章和条约等,
众所周知,殖民化和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与非洲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对此,非盟回顾到,非统组织的主要当务之急之一是通过在 1963 年建立非洲解放协调委员会,使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该委员会为其中一些国家的解放运动提供外交支持、财政、军事和后勤援助其中包括;南非、纳米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科摩罗岛等。非统组织也在国际法院发起反对纳米比亚、罗得西亚和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的行动。联合国大会也提出了这一行动,导致联合国安理会于 1972 年 1 月 28 日至 2 月 4 日就非洲领土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非统组织通过寻求人权机构的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了这一运动全球和进步政府。所有这些最终导致压制性的种族主义少数统治被废除,并引入了保障上述国家多数统治的宪法机制。
非统组织/非盟一直与各国站在一起,以确保保护它们的领土完整,非盟举例指出,葡萄牙上一次对几内亚进行殖民收复的尝试在前者试图重新征服几内亚之后遭到挫败,非统组织提供了财政援助和向几内亚提供军事援助并向非洲的雇佣军宣战,以及非统组织发起的一次成功的宣传运动,提醒国际社会注意葡萄牙对几内亚的侵略。
另外,对于非统组织面临非洲国家之间的一些边界冲突,成立于 1963 年 5 月 25 日的调解、调解和仲裁委员会,目的是让非洲国家和平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该委员会成功解决了其中一些边界冲突,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加蓬-赤道几内亚。
“2063年议程”
对于非洲未来,非盟也制定了名为“2063年议程”的发展框架。该组织指出,2063 年议程旨在实现一系列七项发展愿望,每一项都有自己的目标,使非洲更接近实现“我们想要的非洲”。该蓝图包含将在五个十年实施计划中开展的关键活动,这些计划将确保《2063 年议程》在 50 年的时间框架内为非洲人民带来定量和定性的转型成果。
六十年过去了,国际局势发生极大变化,资源资源丰富,人口成长最快的非洲今非昔比,取得成就,但贫穷和战争依然是这个大陆的短板,现实可能与推动非统组织成立的加纳国父恩克鲁玛的愿景有差距,他的女儿萨米亚·恩克鲁玛在接受本台法语部采访时指出,当夸梅·恩克鲁玛向非洲领导人讲话并敦促他们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团结起来时,他谈到需要实现一个大陆联盟,而不是满足于批准贸易协定,但要有一个共同的愿景,一个共同的政治基础来推进这种团结。“如果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关注这个共同的政治愿景”。萨米亚·恩克鲁玛认为,要保持乐观心态,60年非统成立还是值得一个庆祝的时刻。
纽约时报:G7峰会后中国担心“亚太版北约”成形 加强与俄罗斯抱团防御
继上海后,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今天24日抵达北京,以会见中国总理李强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据俄罗斯官方称,俄总理访华目的是加强贸易关系,让与中国双边贸易额今年就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纽约时报对此分析指,泽连斯基在G7峰会上获得拜登承诺更多军援后,米舒斯京拟从近平那里寻求更多的经济支持,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凸显出俄乌战争加剧了不断加深的地缘政治分歧。
中国外交部也重申,这只是正常的经济和商业合作,但分析注意到,在上海举行的中俄论坛是在日本七国集团会议的第二天举行的。而米舒斯京与中国总理李强以及与习近平会晤,无疑将是重申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力量的机会。
据纽约时报由David PIERSON和储百亮24日合撰《G7峰会后中俄进一步加强联系,联手抵御西方》文章分析说,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G7峰会上获得美国总统拜登承诺更多的武器之后,米舒斯京则准备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那里寻求更多的经济支持,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凸显出俄乌战争加剧了不断加深的地缘政治分歧。
“中国准备在G7峰会之后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因为该峰会的中心主题不仅包括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还包括中国问题以及西方应该如何应对”,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中俄关系的·科罗廖夫如是说。他还说:“峰会和泽连斯基的出席标志着西方与中俄之间的地缘政治分歧更加明显和深刻。”
我们也就看到中共党报环球时报此前在周一大力宣扬,美国正试图在亚太地区复制“乌克兰危机”。
于是纽时文章写道,中国的论点是,这样一来,华盛顿可以像对俄罗斯那样对中国发动一场代理人战争,然后支持一个对北京来说可谓噩梦的场景:成立一个亚太版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来遏制中国的崛起。
华盛顿智库《国防重点》(Defense Priorities)的中国问题专家莱尔·戈尔茨坦对纽时指出,G7峰会充斥着让中国“感到不安的视角”。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日本为东道国,而北京对它怀有根深蒂固的历史敌意。他解释说,中国认为日本在G7会议上“与美国勾结”,以“将欧洲拉进台湾问题”,他将此比作“在斗牛面前挥舞红旗”。
据纽时文章表示,中国为何陷入这种困境,是因为它的亲密伙伴俄罗斯无视西方的警告,入侵了乌克兰。尽管这给中国带来了很多问题,但由于两国都希望削弱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因此北京继续为克里姆林宫提供经济和外交支持。
据俄罗斯官媒报道,米舒斯京周二在上海的一个商业论坛上讲话说:“我们扩大了与世界上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的贸易。这话完全适用于我们的伟大朋友——中国”,俄罗斯将继续加强对华关系,例如在交通、农业和能源领域扩大合作。要知道中国仍然是俄罗斯唯一的微芯片等技术供应商之一,也是俄罗斯最大的能源客户之一。
文章援引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科罗廖夫告诉该报的论点:战争和西方的制裁加速了俄罗斯经济向亚洲的重新定位。该政策转变始于十多年前,那时在俄罗斯引发了对过度依赖中国的担忧。
科罗廖夫接着说:但现在不再有保留,以前存在的所有政治障碍现在都被消除了,俄罗斯不再担心在经济上依靠甚至是依赖中国。
文章续指,此外,中俄两国还在扩大安全合作关系。周日,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开始对俄罗斯进行为期八天的访问,并在莫斯科与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举行了会谈。
周二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俄合作“韧性强、潜力足”,“不受第三方干扰和胁迫”。纽时文章认为,这显然是指美国。
值得关注的还有,文章表示,中俄日益紧密的联系削弱了北京将自己塑造成乌克兰战争中值得信赖的调解者的努力。上周,中国派出和平特使访问基辅、华沙、布鲁塞尔和莫斯科等欧洲国家的首都。由于乌克兰坚持要求俄罗斯军队从被占领土全部撤出,特使李辉迄今无法突破。
克里姆林宫自然也会拒绝基辅这些条件,不过,鉴于北京希望与莫斯科保持良好关系,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是否愿意向俄罗斯施压,要求其让步。
虽然北京政府一再宣称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但在国内,中国对这场冲突的总体政治叙事却充满了对俄罗斯的同情,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普京失败,中国将是下一个目标。
文章强调出,中国问题专家戈尔茨坦说,上周在北京的一次谈话中,中国一名资深俄罗斯问题专家告诉他,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如果俄罗斯输了,那么对中国的压力只会倍增,而且会变得更加严重。”
在中国政府和军事分析人士的许多研究中,乌克兰不仅被描述为接受了来自西方的重要军事和情报支持,而且被美国引入其更广泛的战略,从而严重削弱俄罗斯,并最终削弱中国。
纽时这篇文章最后援引北京清华大学研究中国与日本等亚洲国家关系专家刘江永的研究指出:“一旦美国及北约在对抗俄罗斯的战争中笑到最后,美日欧多边军事强权体系最终形成,即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也可能更趋恶化。”
布林肯替拜登访问巴新,深化对太平洋岛国外交攻势
5月22日,美国和南太平洋地区面积第二大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签署了“国防合作协议”(DCA)和关于打击非法跨国海事活动的协议。两国将加强安全合作,提高巴新国防军的能力,并加强该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协议还将促进美巴部队进行双边和多边演习和接触等事宜。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巴新总理马拉佩(James Marape)在该国首都莫斯比港共同出席了协议签字仪式。布林肯还代表被迫取消访问计划的总统拜登(Joe Biden)出席了美国-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对话会。
据美国国务院介绍,美国与巴新达成的“国防合作协议”将形成一个基础框架,两国会围绕这个框架加强安全合作,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提高巴新国防军的能力,并加强该地区的稳定和安全。该协议还将促进美巴部队双边和多边演习及接触,还使美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如涉及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的情况下作出更多的反应。
此外,美国和巴新达成的“打击非法跨国海事活动行动协议”涉及一系列海事威胁,包括非法、瞒报及无管制捕鱼、贩毒、移民偷渡和非法运输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这项新协议将使巴新能够参与美国海岸警卫队的“随船观察员”项目(Shiprider Program),增强该国的执法能力,提高整体海域意识,并帮助巴新保护其主权。
值得一提的是,布林肯当天还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美方表示,布林肯此次到访巴新参加美国-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对话会,证明了美国对太平洋岛屿邻国和伙伴的重新承诺。在去年9月于华盛顿举行的历史性的首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上,拜登政府宣布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倡议,通过与美国国会合作,将提供超过8.1亿美元的额外扩大方案,以满足太平洋地区的优先事项。
美国国务院称,“拜登-哈里斯政府正在履行这些承诺,包括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在该地区开设新的美国大使馆,并将我们的外交和发展接触扩大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美国还通过‘蓝色太平洋伙伴’倡议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共同支持太平洋岛国论坛的《2050年蓝色太平洋大陆战略》中概述的太平洋优先事项。”
对话会期间,布林肯表示,拜登政府承诺与国会合作,为太平洋岛屿地区提供超过72亿美元的新资金和项目。这包括为巴新提供超过4500万美元的新项目,以及涉及其他太平洋岛国的项目。美国2024财年预算还要求在20年内提供71亿美元,以延长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和帕劳在《自由联系条约》下的援助。该条约规定美国向上述三个太平洋岛国提供长期的经济援助,这三国则为美国提供部署军事设施、实施军事演练和武器试验的场所。
马拉佩当天在与布林肯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时谈到,“(布林肯)国务卿转达了拜登总统的歉意,他不能来,但国务卿是拜登总统和哈里斯副总统下来最高层的(美国)官员,来向我们转达歉意,还与巴新进行了重要的双边会谈,并与太平洋岛国的外国成员进行了多边会谈。”
马拉佩随后向媒体介绍称,“在我们的双边会议上,你们见证了我们的‘国防合作协议’的签署。这是与五角大楼、与华盛顿、与美国官员和我们的团队进行多年和数月的接触的结果。我只想强调这一点:它没有被塞进我们的喉咙。它不是强加给我们的;它是一个共同的协议。我们就巴新需要得到我们的国防力量的协助、支持和加强进行了明确的对话。”
马拉佩说,“我们的国防力量需要得到加强和支持。我们已经与澳大利亚、印尼和其他与我们有着牢固的长期伙伴关系的国家达成了类似的防务合作协议。同样,我们也完全有权利与美国建立直接的伙伴关系,我们在那里的类似国防力量合作协议没有任何问题,这一直是我们(两国)关系的基础。”
马拉佩还表示,“我们所签署的东西并不侵犯,或者说影响巴新自己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或者与我们的(外交)关系,无论是军事关系还是政府与政府的关系。就是这么回事。它不影响——无论是与中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印度或任何其他国家,就这一点而言——-该协议不会以任何方式、形状和形式阻止巴新继续与我们做生意的人做生意。”
就此次访问行程,布林肯随后在发言中说道:“夏威夷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宽泛地翻译为 ‘团结一致,勇往直前’。我认为这就是我们今天作为太平洋国家走到一起的精神。我们的伙伴关系对于如何为我们的人民提供服务,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以及推进我们对该地区的共同愿景——一个自由开放、相互联系、繁荣、安全和有韧性的地区至关重要。”
布林肯补充说,正如太平洋岛国论坛的《2050年蓝色太平洋大陆战略》中所提到的,一个“有韧性的和平、和谐、安全、社会包容和繁荣的太平洋地区,确保所有太平洋人民能够过上自由、健康和富有成效的生活”。他指出,美国与太平洋岛国共享这一“强大的、积极的抱负”。
布林肯说:“在这次论坛上,我们在去年秋天首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的势头上继续努力。拜登总统在华盛顿承诺为我们的伙伴关系开启一个新时代——一个相互尊重、信任和受益的时代。正如我有机会在今天的会议上告诉太平洋(国家)领导人,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一直在倾听你们的声音,与你们的政府接触,努力实现我们在首脑会议上宣布的与你们更广泛的愿景相一致的目标。而且,我们一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许多承诺取得了相当大的、切实的进展。我们正在共同为我们的气候行动提供超级动力。”
布林肯表示:“今天,我宣布,美国将支持太平洋岛国论坛建立新的‘太平洋韧性设施’。这个由太平洋地区拥有的、由太平洋地区领导的解决方案将推动对一线社区的气候适应和韧性的投资。我们正在共同促进我们的双边安全关系,以确保蓝色太平洋仍然是一个和平与繁荣的地方。”
布林肯说,“正如他所提到的,马拉佩总理和我刚刚签署了两项协议,这将促进巴新国防军和美国海岸警卫队之间的合作,以帮助建立巴新国防军的能力,并帮助打击非法、瞒报及无管制捕鱼。”
布林肯续称,“我们正在共同推动进展,以扩大贸易、投资和商业举措,从而提升所有社区。特别是在巴新,我们正在与国会合作,在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公共卫生和能源安全方面提供超过4500万美元的新项目。今年晚些时候,美国商务部将首次率领一个美国商业代表团前往太平洋岛国,探索能源、交通、医疗保健、旅游和电信方面的机会。”
布林肯指出,“我们正在一起使《自由联系条约》现代化并得到加强。这些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参与的基石。今天,我们刚刚在这个房间里与帕劳签署了我们的协议。我很感谢惠普斯(Surangel Whipps Jr.)总统的合作。明天,我们将签署我们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协议。我期待着很快完成与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的谈判,以确保这一安排反映我们时代的现实和挑战。作为这些协议的一部分,美国将在未来20年向自由联系国家承诺71亿美元。”
布林肯补充说,“我们还在一起加强我们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我们非常兴奋地宣布‘和平队’重返太平洋岛国,我们正在启动新的教育交流,以分享技能和专业知识,并建立持久的联系,使我们的社区受益。”
布林肯表示,“因此,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事情要一起完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在扩大我们在太平洋地区的外交存在,兑现我们去年的承诺。我们已经开设了两个新的大使馆,一个在所罗门群岛,另一个两周前刚刚在汤加开设。我们正在努力在今年年底前在瓦努阿图和基里巴斯也实现同样的目标。”
布林肯谈到,拜登政府已经任命了美国有史以来首位派驻太平洋岛国论坛的特使里德大使( Frankie Reed)。她将继续在整个太平洋地区开展工作,加强双边和多边伙伴关系。布林肯表示,美国将鼓励其他合作伙伴也这样做,包括通过“蓝色太平洋”倡议的合作伙伴,以支持《2050年蓝色太平洋大陆战略》。
布林肯指出,“而在这方面,我们非常欢迎印度与该地区国家的接触。这对于我们都希望的未来来说,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发展。” 同日,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与汇聚巴新的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晤。他并与马拉佩共同主持第三届印度-太平洋岛国合作论坛峰会。莫迪对14位太平洋岛国领导人表示,印度将成为他们可靠的发展伙伴,致力于建设自由开放、包容的印太地区。
世卫大会之门再次对台湾关闭
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自21至30日在日内瓦召开,世卫大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高决策机构,今年时值全球刚脱离COVID-19(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大流行危机,公共卫生新治理框架的讨论受到关注。世卫组织秘书长表示,目前前正在谈判的一项关于大流行病的新协议必须是一项 "历史性协议",标志着Covid-19危机之后全球健康的巨大变化。
但是和过去几年一样,政治议题与公共健康如影相随,尤其是台湾是否能够参加大会,是否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大会再次成为场内场外,甚至是地缘政治较量的一个焦点。
2对2辩论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周一22号上午大会讨论各项临时动议是否列入议程讨论,其中包括友邦提案要求让台湾以观察员身分参与世卫大会。在中国与巴基斯坦对上台湾友邦斯威士兰与马绍尔群岛的2对2出席代表辩论后,此动议案未被排入本届大会议程。
中央社发自日内瓦报道,台湾参与案由正反双方各2位代表辩论。首先发言的中国常驻日内瓦大使陈旭表示,中国坚持拒绝将台湾参与案纳入议程,并强调世上只有一个中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所有的中国领土,台湾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还说,民进党“真正的理由是想在国际上创造两个中国”。巴基斯坦驻日内瓦副代表马帝(Z. Mehdi)发言几乎重述中国代表所言,表达支持中国立场,认同中国对维护主权完整的努力。
台湾邦交国斯威士兰卫生部长恩蔻希强调WHA致力于疫情后的规范讨论,不应排除任何人,尤其是台湾2300万人成功团结克服疫情,为世界立下典范。另一友邦、马绍尔群岛代表也为台湾辩护,表示会员国应尊重世卫组织WHO宪章,包括所有人不分种族、宗教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受歧视,台湾人民也有此权利。
最后,大会主席宣布,依总务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决定不将“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分出席大会”一案纳入本年度世卫大会议程。
台湾:这将对全球健康构成威胁
台湾卫福部长薛瑞元周日已经在日内瓦表示,在中国的压力下,台湾被排除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之外,这对全球健康构成威胁。这位部长强调,台湾的边缘化阻碍了快速有效的信息共享,而这正是预防新出现的传染病或有效应对下一次大流行威胁所需要的。他说担心台湾会成为下一个大流行病的漏洞,"而这将对 "整个世界产生可怕的影响"。
法新社指出,国际社会多次呼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大会,特别是自从新冠大流行病突出了全球合作控制传染病的必要性。
除了友邦,力挺台湾参加世卫大会的还有美国和欧洲多个机构,协会和政治领导人,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召开之前,华盛顿警告说,台湾被排除在外会产生负面影响。美台官员上个月在华盛顿就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问题举行工作组会议,美国国务院在会后发出的声明中说,协助台湾参加世卫大会是双方的近程目标之一。美国驻日内瓦外交使团周六在一条推文中说:"当我们继续面对全球健康的新威胁时,台湾被排除在第七十六届世界卫生大会这个卓越的全球卫生论坛之外,破坏了由世卫组织领导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包容性全球合作。
但中国方面警告说:"任何打 "台湾牌 "以遏制中国的企图都不会得逞。中国外交部则在过去几天的推特中重申,反对让台湾作为观察员加入世界卫生大会的努力,称其 "实际上是在扩大'台独'的国际空间"。
世卫组织的矛盾之处
法国国际关系问题专家文森特-罗莱《世界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了世卫组织的矛盾之处,因为该组织一方面提倡 "人人享有健康",另一方面却将一个可以在全球卫生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排除在外。他认为,将台湾排除在外让人质疑该组织相对于中国的独立。这位专家认为,对于一个以技术性和非政治性自居的国际组织来说,人们可能期望它在与台湾互动的方式上有更多的自主权,效仿其他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或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它们毫不犹豫地将台湾作为正式成员,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据台湾行政院,作为世卫组织创始会员,台湾自1972年失去会员席位后即无法参与该组织。自1997年起,台湾政府正式推动参与WHO案,经多年努力,世卫组织从2009年起,让台湾连续八年受邀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世卫大会。但蔡英文政府执政后,台湾自2017年起未能获邀与会。
Weitere Nachrichten Podcasts
Hören Sie 要闻解说, Hintergrund - Deutschlandfunk und viele andere Radiosender aus aller Welt mit der radio.at-App

要闻解说
Jetzt kostenlos herunterladen und einfach Radio hören.


要闻解说: Zugehörige Podc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