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ner im RedaktionsNetzwerk Deutschland

门道

宝藏姐姐
门道
Neueste Episode

Verfügbare Folgen

5 von 61
  • vol.61「烽火山河04」他说不出一个战役,他真的走过枪林弹雨
    本期嘉宾:台湾青年:廖家兴主播:小藏—时间轴—00:00 战火洗礼下的老兵故事与两岸情缘对话围绕一位曾参与抗战的台湾老兵展开,讲述了他从17岁参军至97岁离世的漫长人生,包括在战场上的生死经历、返回台湾后的生活片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提及老兵的故事在后代眼中曾被视为‘吹牛’,但其真实性和历史价值不容忽视。同时,对话还触及了两岸关系、言论自由受限等时代背景,展现了老兵及其家庭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与情感纠葛。04:13 眷村生活与两岸历史记忆对话围绕眷村生活展开,提及眷村内来自大陆各地居民的方言和生活习惯,以及他们对过去的避讳和遗憾。叙述者回忆了童年串门借物、偷钱被抓等经历,展现了眷村作为小型社会的特色。特别提到了在台北街头意外发现家乡烧饼的乡愁体验,反映了两岸文化的紧密联系。09:35 乡愁与眷村:老兵记忆中的家乡情怀对话围绕乡愁与眷村展开,讲述了老兵通过路标、食物等方式寄托家乡情怀,以及在大陆支教时感受到的亲切感。爷爷的抗战经历与台湾教科书的不同,引发了对历史认知的探讨,强调了对大陆的认同感。13:27 台湾教科书内容变迁与个人寻根之旅讨论了台湾政党轮替对教科书内容的影响,导致历史教育的分裂与尴尬。分享了个人通过寻找家族历史,特别是爷爷的军事经历,来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认同的过程。提及了在成都黄埔军校同学会找到的爷爷受训记录,证实了其英勇事迹的真实性,弥补了家庭记忆的空白。18:38 老兵台湾生活与遗憾一位17岁参军的老兵随部队到了台湾,因军人需求减少被分配至电子厂做门卫。他在台湾组建家庭,与台湾妻子共度余生。晚年,他对未与父母告别参军、战友相继离世、大陆探亲时的经济落差感到遗憾。尽管台湾已发展,但回乡之路艰辛,触动了他的心弦。21:49 老兵返乡:家已不在,情难自禁一位老兵在香港转机时购买了大量家电和黄金,带着对家乡的思念返回大陆。然而,父母已不在,仅剩的大姐也年事已高。在回家的路上,大姐讲述了家中的变化和失去亲人的痛苦,让老兵感到深深的遗憾和自责。尽管带去了物资帮助家庭,但老兵意识到家的意义已不复存在,最终决定不再返回,以免给家人添麻烦。27:26 抗战记忆与家族传承对话围绕对抗战历史的认识及家族传承展开,强调了通过老人口述了解真实战争经历的重要性。讨论了抗战时期物资匮乏、战斗残酷的现实,以及老人对美化历史剧的不满,体现了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和对家族记忆的珍视。33:26 抗战记忆与老兵精神对话围绕一位老兵的抗战经历展开,强调了在战争时期,人们在战场上的团结作战,摒弃个人主义,以集体为重。分享了严伯伯的故事,他因国家危难而参军,体现了先国后家的大我精神。老兵的言语直接,不绕弯子,展现了他们坚韧的性格。通过与家人的不告而别,表达了对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信念。37:17 无名老兵的传奇:平凡中的伟大对话围绕一位无名老兵的生平展开,尽管他没有显著的英雄事迹,但他的真实经历和对战友的记忆彰显了战争年代的平凡伟大。通过讲述爷爷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中无名之辈的敬意,以及他们对后世影响的深刻思考。对话强调了平凡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和历史价值,展现了老兵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后代的深远影响。51:05 跨越海峡的亲情与历史纽带对话围绕着台湾与大陆家庭关系的差异展开,特别是对爷爷辈的不同称呼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进行了澄清。分享了爷爷作为抗战老兵的历史,以及他晚年对家乡的情感。讨论了台湾老兵回乡探亲的故事,强调了落叶归根的执念。最后,表达了对爷爷未能见证婚礼的遗憾,以及通过线上方式弥补的尝试,体现了对家族历史和亲情的珍视。本期节目的相关资料,依旧会发在听友群里,想进群的朋友+v mmcg1011 联系进群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小红书:门道小藏即刻 :小藏 门道儿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粉丝群:+微信 mmcg1011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门道‘》音频刚刚也入驻了微博,欢迎来敲门)—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总策划:王卫刚制作人:李汨汨学术总顾问:沈旸节目统筹:星筵音频制作:陆正国 梁跃
    --------  
    56:48
  • vol.60「烽火山河03」原乡人必须回到原乡,燃烧的血液才能停止沸腾
    本期时光探宝人: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荣誉会长、台湾抗日志士萧道应先生之子——萧开平先生主播:小藏—时间轴—00:00 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与文化传承对话回顾了自1895年《马关条约》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历史背景,强调了台湾人民对割让的强烈不满及持续的抗日斗争。从牡丹社事件到白色恐怖时期,台湾人民以血肉、文化和信念守护家园,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特别提及了一位家族世代参与抗日斗争的继承者,分享了家族故事,体现了‘原乡人必须回到原乡’的信念,呼吁铭记历史,传承抗争精神。03:56 台湾近代史上的抗争与建设沈葆祯虽在台时间不长,却对台湾规划贡献显著,包括古道建设与原住民处理。刘铭传后续推动台湾现代化,如铁路、煤矿开采及电报通讯建设。1895年,面对日本占领,台湾成立民主国抵抗,但因清廷压力迅速瓦解。客家人在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虽最终不敌日军,但展现了台湾人民的抗争精神。09:03 台湾抗日义勇军的英勇抵抗与悲壮历史在台湾抗日战争中,数千人英勇牺牲,尤其是八卦山战役后,日军逐步南下至台南。六堆客家义勇军在高祖父萧光明的带领下,利用地形优势和智慧,如引海水掩盖稻田、挖掘深护城河等,成功抵抗日军多次进攻。尽管日军火力强大,但义勇军的顽强抵抗赢得了日军的尊重。最终,日军占领台湾,但游击战持续不断,展现了台湾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15:07 台湾民众自发抗日与历史记忆传承对话探讨了台湾民众在清政府放弃后自发组织抗日的历史,同时,讲述了日本殖民统治下对台湾人的压迫,包括语言和文化上的禁令,以及皇民化政策的实施。此外,提到了抗日事件的惨烈后果,强调了台湾民众对抗日斗争的记忆与传承。19:51 台湾文化抗日与皇民化政策下的抵抗对话探讨了自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从武装抗日转向文化抗日的过程,包括成立诗社、撰写诗文表达抗日情怀,以及蒋渭水创立的文化协会的活动。同时,提及了皇民化政策的推行,台湾人在日本侵华期间的复杂处境,以及祖辈对后代的教诲,强调即便在殖民统治下,仍需保持对祖国同胞的尊重与善意。23:45 台籍日本兵的历史与台湾身份认同对话探讨了台籍日本兵在抗战胜利后返回台湾的历史,以及这一历史如何影响台湾人的身份认同和政治观念。参与者分享了个人家庭故事,包括父母对日本名改名的态度和因历史背景而解除的婚约,强调了历史记忆在当代台湾政治争议中的重要性。此外,还提及了丘念台等历史人物对台籍日本兵的处理建议,反映了台湾人民在复杂历史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变迁。29:55 血型基因与南岛语系:证明两岸同根同种对话强调了血型基因研究和考古学证据,证明南美血型基因源自黄种人,南岛语系证实福建与台湾及东南亚的联系。提及1935年厦门大学教授林惠祥的考古调查,从泉州至台湾圆山遗址,再到东南亚,证实同根同种的一家观念。父亲参与抗战,返回梅州老家,强调台湾人源自大陆,强调回归原乡的重要性。32:09 台湾青年萧父回大陆抗日的感人历程对话讲述了台湾青年在抗日战争期间,受老师杜聪明影响,毅然决定返回大陆参与抗战的故事。这位青年克服了户籍身份障碍,历经上海租界、香港偷渡等重重困难,最终在大陆上岸时被误认为日本间谍而被捕。尽管面临误解与危险,他与同伴仍坚持用医学知识支援抗战,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37:40 抗日战争中的救国与觉醒对话讲述了一个人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经历,包括被误抓、被救出后在广东地区投身抗战生涯。在南雄野战医院工作时,他受到孙主任和张医官的影响,不仅在医术上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从三民主义拓展到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尤其是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开启了对国家和世界的更深层次认知。这段经历对他的精神成长起到了导师般的作用,影响深远。42:25 传奇女性在沦陷区的情报工作与抗争对话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位女性在沦陷区勇敢从事情报联络工作,同时,她还参与了自制肥皂、采购药品抗击疟疾及创办教育机构等社会服务活动。她利用自身在日本学习的经历,巧妙应对日本领事馆的盘问,展现了非凡的智慧与勇气。此外,对话还提到了家族成员在游击区和沦陷区的复杂关系网,以及他们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中维持生活和进行抗日活动。47:06 台湾光复与战后历史细节对话涉及台湾光复前后的历史细节,包括日本人派间谍潜入东区服务队反被利用,导致牺牲;抗战胜利后,台籍军官与日军俘虏返回台湾,部分俘虏因恐惧跳船逃亡;翁敬明被暗杀后,丘念台负责调查并成为台湾省党部筹备委员主任委员;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现了复杂的历史背景与人物命运。50:29 白色恐怖时期游击队与政治立场变迁对话探讨了白色恐怖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复杂关系。52:59 张志忠与台湾地下党的历史联系对话讲述了张志忠作为台湾地下党成员的复杂历史,包括他因反制被日本人关押、装疯逃脱,后加入八路军,参与抗日及地下党活动。抗战胜利后,他被派遣回台湾处理地下党事务,担任省党部副书记。期间,其家庭因与他关系密切而遭受财产损失,展现了那个时代人物的忠诚与牺牲。56:29 家族与台湾白色恐怖历史的传奇经历对话讲述了一个人在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因政治背景而被追捕的家庭故事。其父亲曾参与地下党活动,通过游击战术和隐秘布线,成功躲避追捕长达三年。最终因政治局势稳定及特殊人物的保护而幸免于难。这段历史展现了家族成员在动荡时期的勇敢与智慧,以及与台湾历史脉络的紧密联系。01:00:59 台湾抗日历史传承与两岸关系对话围绕台湾抗日历史的传承与两岸关系展开,强调了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的成立背景,以及对抗战历史教育的重视。协进会的成立旨在对抗台独势力对历史的扭曲,强调两岸同根同源,呼吁台湾民众正视抗日历史,维护台湾光复节的纪念意义。同时,对话中表达了对年轻一代了解台湾抗日历史的期望,强调宗族关系与归属感的重要性,希望两岸能够和平共处,增进相互理解。01:05:17 台湾与祖国统一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对话探讨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议题,强调和平统一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教育台湾同胞正确认知历史的必要性。提及通过媒体、文化活动弘扬台湾人抗日精神,以及对日本军国主义保持警惕。对话中表达了对祖国强大和台湾回归的坚定信心,以及对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的坚守。本期节目的相关资料,依旧会发在听友群里,想进群的朋友+v mmcg1011 联系进群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小红书:门道小藏即刻 :小藏 门道儿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粉丝群:+微信 mmcg1011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门道‘》音频刚刚也入驻了微博,欢迎来敲门)—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总策划:王卫刚制作人:李汨汨学术总顾问:沈旸节目统筹:星筵音频制作:陆正国 梁跃
    --------  
    1:12:14
  • vol.59「烽火山河02」那一夜,南京励志社的全体起立
    本期嘉宾台灣黃埔軍校同學後代聯誼會會長丘智賢主播:小藏—时间轴—00:00 1937年8月7日南京国防联席会议:全面抗战启动时刻对话回顾了1937年8月7日南京励志社召开的国防联席会议,这是中国全面抗战正式启动的关键时刻。会议讨论了面对日本侵略,中国应采取的立场与策略,强调了中华民族在抗战期间的认同感加强,以及不轻易被打败的精神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通过深入探讨历史细节,揭示了80年前胜利背后的深层因素。01:44 北伐与抗战:历史转折点的外交与冲突对话回顾了北伐期间蒋介石下野、访问日本及济南惨案等历史事件,阐述了中国与日本关系的演变,从友好交流到冲突升级的过程,以及中国为抗战所做的准备,反映了历史转折点上中日关系的复杂性与冲突根源。08:22 七七事变与国防最高会议的决策背景对话围绕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七七事变爆发及日本内部矛盾展开,阐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引发的中日冲突,以及8月7日国防最高会议对是否全面作战的决策讨论,揭示了当时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13:06 国民政府高层共决全面抗战在一次国民政府高层会议中,面对与日本和战的重大决策,各地方实力派领袖展现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四川省政府主席承诺提供大量兵源支持抗战,最终全体与会者一致起立,决定全面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国难当头时的团结与决心。这一决定背后,是长期对抗日情绪的酝酿与高涨,展现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16:27 九一八事变与全面抗战的爆发对话分析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在军事抵抗与外交谈判中的策略转变,以及民众情绪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937年全面抗战前夕,政府通过迁都、军事部署及最后关头演说,展现了坚决抗战到底的决心,即使面临巨大牺牲也未动摇。20:55 国共合作与国防会议的历史回顾对话回顾了1937年国防军事会议邀请中共代表参加的历史事件,虽因自然灾害未能及时参会,但国共合作已成定局。提及1924年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与蒋介石共同参与东征,展现两人深厚的战友情谊。1932年淞沪抗战被视为1937年全面抗战的预演,各高校提前规划战略转移,为后续战争做准备。24:11 持久抗战与西南战略的重要性对话围绕持久抗战战略展开,强调了西南地区作为大后方的重要性。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控制有限,通过追缴红军逐步深入西南,建立起稳固的后方。西南地区的资源与人口优势,支撑了整个抗战的持续进行,证明了战略选择的正确性。讨论还涉及军事教育的三个阶段,以及对年轻一代缺乏全貌历史背景的担忧,呼吁了解全面的抗战过程。28:01 抗日战争中中国防守体系与日军攻势分析对话讨论了抗日战争初期中国防守体系的布防策略,包括国民政府的作战计划和后勤补给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日军攻势沿铁路线展开的特点,如平汉铁路和津浦铁路的军事价值,以及卢沟桥事件中日军截断交通线的战略意图。31:54 武汉会战撤退与南口战役战略分析讨论了1938年武汉会战撤退的原因,指出广州失守导致粤汉线中断,失去战略价值,因此主动撤退以保存力量。提及1937年南口战役,强调其对日军战略意图的影响,以及通过在上海征兵分散日军注意力的策略。34:09 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分散与反攻对话探讨了抗日战争中中国通过在上海挑起战事,成功分散日军兵力的战略。尽管在武器和训练上处于劣势,但中国军队利用战略优势,迫使日军陷入两线作战。1939年底至1940年初,中国发起冬季攻势,震惊日军,展示了政府的有效统治和坚决的作战意志,最终影响了战争走向。39:02 抗战与建国并行:中国独特的历史进程对话探讨了中国在抗战期间同时进行建国的独特历史进程,指出尽管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统一,但实际中地方军阀仍保持高度自治,中央政府对其控制力有限。为应对这一局面,中国国民党提出了‘抗战建国纲领’,旨在团结全国力量共同抵抗外敌的同时推进国家建设。此过程不仅加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也展示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抵抗模式,即在外部侵略下从一盘散沙凝聚成统一战线,坚持了长达八年的抗战,彰显了民族团结与坚韧不拔的精神。44:13 抗日战争中的团结与觉醒对话围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背景展开,重点讲述了川军出川抗日的历史事件,以及在此过程中民众从个人利益到国家认同的转变。提及了诸如时间观念、国家意识等在抗战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强调了在文盲率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条件下,中国军民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一致对外的奇迹。通过对比中日士兵的文化差异,展现了中国抗战胜利的艰辛与伟大。50:33 抗日战争中的持久战策略与物资消耗战对话讨论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如何通过持久战策略和物资消耗战来抵抗日本的侵略。强调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中虽然失去了一些城市,但成功拖延了日军的推进速度,消耗了日军的兵力和物资。国民政府领导人通过计算日本的动员能力和财政状况,预测日军无法长期维持战争。中国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不断在后方进行战略准备,坚定持久抗战的决心,最终消耗掉日军的战斗力。55:47 台儿庄战役在抗战全局中的意义与影响讨论了台儿庄战役在抗日战争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在国民政府失去多个主要城市和财政来源后,战役不仅展示了中国军队局部反攻的能力,还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证明了中国抗战的决心和能力。同时,强调了枪毙韩复榘对于整顿军纪、激励士气的关键作用,以及这场胜利对日本侵略者心理上的打击。01:03:18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越战越强的牺牲与坚韧讨论了抗日战争期间,尽管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上处于劣势,但通过不断补充新兵,保持了战斗意志。战争的残酷性体现在物资力量悬殊导致的大量人员伤亡,以及对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的民族血性和牺牲精神。重庆的‘越战越强’标语,象征着战争中凝聚的民心士气,以及在极端条件下坚持抗战的决心。01:08:15 台湾抗战记忆断裂与历史认知重塑讨论了台湾教育改革中对抗战记忆的弱化,及其对台湾青年民族认同的影响。提及李登辉时期教科书改革,以及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民众的奴化教育。强调抗战胜利对台湾光复及中华民族现代性的重要性,呼吁正视历史,理解其对当下身份认同的意义。01:17:03 抗战胜利与二战对当代国际秩序的影响对话探讨了抗战胜利及二战对今日国际秩序的影响,强调了联合国体系的重要性及正义与和平两大主题。提及中国在二战中的牺牲与贡献未被充分认可,呼吁理解历史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延续性影响,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必要性。01:23:12 中国抗战在二战史中的地位与国际认知对话讨论了中国在二战中的独立抗战历程及其在国际历史叙述中的缺失。强调了中国战场对牵制日军的重要性,以及由于资源限制,中国在战争中的表现形式与西方认知的不同。呼吁两岸中国人共同清晰讲述抗战历史,并通过多语言传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贡献的认识。01:29:59 抗战历史书写与国际认知讨论了中国抗战历史应由中国人书写,强调了与外国友人客观反映事实的重要性,提出两岸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弘扬抗战精神,同时建议用日语向日本年轻人解释历史,以增进理解与和平。01:34:27 反思历史纪念与国际正义观念对话围绕如何正确纪念历史事件及维护国际正义观念展开,强调了中国与美国因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而结成盟友的重要性。讨论了美国国防部长在硫磺岛战役80周年之际赞扬日本指挥官的不当行为,提出应主动质问此类行为,以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历史真相。同时,强调了通过纪念活动传播正确历史观的必要性,避免历史事实被扭曲或遗忘。01:37:51 推动历史记忆与仪式化纪念对话围绕如何通过仪式化方式纪念历史事件展开,特别是南京大屠杀和一战阵亡者,提出通过种植紫金草和发放种子等活动,将历史记忆融入现代生活,强调开放讨论和国际友人的参与,以促进历史教育和共同记忆的传承。本期节目的相关资料,依旧会发在听友群里,想进群的朋友+v mmcg1011 联系进群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小红书:门道小藏即刻 :小藏 门道儿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粉丝群:+微信 mmcg1011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门道‘》音频刚刚也入驻了微博,欢迎来敲门)—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总策划:王卫刚制作人:李汨汨学术总顾问:沈旸节目统筹:星筵音频制作:陆正国 梁跃
    --------  
    1:43:29
  • vol.58「烽火山河01」一流的人才都牺牲了,剩下的都是二流的,包括我
    《门道》特别企划“烽火山河”寻找80年前那场胜利的缘由,触摸所有历史结论背后的细节和故事本期时光探宝人钮先铭先生之子 钮则坚(左)主播:小藏本次访谈的视频版,近期将在YouTube、b站、视频号推出。具体情况各位可以加小藏微信(mmcg1011)进入《门道》听友群关注—时间轴—00:00 南京大屠杀与历史见证人的记忆对话深入探讨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细节,以及一位历史见证人如何在战后成为重要情报人员的经历。这位见证人不仅亲历了南京保卫战和大屠杀,还在战后参与了芷江和南京的受降工作,展现了其在历史关键时刻的作用。此外,他还讲述了自己家族成员在战争中的牺牲,以及战后在台湾的重建工作,特别是对228事件后受冤者的帮助,体现了其对历史责任的承担和对和平建设的贡献。 06:31 南京保卫战前教导总队布防与淞沪会战影响对话回顾了1937年南京保卫战前夕,教导总队在淞沪会战后的布防情况,包括工兵营的坑道挖掘、堡垒建设和防空体系设立,以及步兵团的紧急训练。特别提到了教导总队在淞沪会战中的惨重损失,以及部队成员多为留洋归国的青年军官,被称作‘少爷兵’。此外,还讨论了南京保卫战中各部队的防守部署,以及在日军进攻下,守军力量薄弱和最终撤退的决定。 12:27 家族成员的抗日战争经历与个人成长对话讲述了家族成员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经历,包括在日留学、参与军事训练、与周恩来等人的交集、在南京保卫战中的英勇表现,以及战后的生活变迁,体现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 16:55 光华门战役与家族记忆对话围绕光华门战役的惨烈程度及其对家族的影响展开。参与者提到舅舅在光华门战役中牺牲,战斗极其激烈,舅舅尝试使用火攻但最终被烧伤,后在撤退中不幸遇难。家族成员在申请烈士认定时遇到困难,但最终成功。参与者表达了对光华门战役的个人理解,认为其惨烈是整个南京战役的一部分,而非特别突出。 20:48 南京保卫战中混乱与牺牲对话围绕1937年南京保卫战展开,描述了战时混乱场景,包括部队与难民混杂、通讯不畅、新兵未经训练等,以及一位亲属在撤退中被踩踏牺牲的细节。提及教导总队在813战役后补充大量未经训练的新兵,以及战后档案混乱导致牺牲细节长期不明的情况。 26:04 大时代下的家族故事:战争、牺牲与托孤对话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位舅母在收到阵亡通知书后,于1938年将女儿托付给亲戚,自己继续学业的艰难历程。同时,提及了舅母的哥哥在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以及其妹妹(舅母)的婚姻变故,反映了战争对家庭和个人命运的影响。此外,还提到了舅母的丈夫在战争中被误报阵亡,导致其原配夫人改嫁的事实,揭示了战争背景下个人情感与家庭关系的复杂性。整个故事串联起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33:09 父亲从南京撤退的生死历程对话详细描述了某人父亲在南京撤退时的经历,包括从南京城出发前往江边的艰难过程,遭遇船被毁后的求生挣扎,以及在寒冷的江水中依靠棉衣浮力生存下来。最终,他幸运地被永清寺接纳,避免了日军的屠杀,这一经历被认为是一场奇迹,与佛缘和命运有关。 42:03 语言与信仰:战时求生的关键对话讲述了一个人在战争中如何利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信仰背景成功求生的故事。在面对日本士兵的威胁时,他凭借对日语的理解,提前预知了可能的危险,并迅速利用念经的技能伪装成和尚,从而逃过一劫。此外,他还提到在永清寺避难期间的一些难忘经历,以及自己在南京期间对日本军队部署的了解,这些都体现了他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智慧。 45:31 南京大屠杀亲历者见证与历史揭秘对话围绕南京大屠杀的细节展开,提及亲历者在战后被多次征召清理尸体的经历,以及目睹大规模屠杀的惨状。亲历者后来成为历史见证人,接受了张纯如的访问。此外,还讨论了亲历者在特殊政治环境下撰写相关记录时的谨慎态度,以及南京大屠杀历史逐渐被公众知晓的过程,特别是1980年代纪念馆建立后,历史真相得以进一步揭露。 52:20 捐赠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见证对话围绕捐赠给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文物展开,提及了这些文物作为珍贵史料的价值。讲述者分享了其父亲在永兴寺和鸡鸣寺的避难经历,以及在日军占领期间的生存策略,包括利用书法技能换取生活所需。此外,还提到了父亲如何在危险中保持隐蔽,以及最终通过鸡鸣寺的土地和房产证明逃脱日军控制的故事。 59:58 父亲与鸡鸣寺的未了情缘对话讲述了一个人在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回到南京鸡鸣寺还愿的故事。由于战争,寺庙和僧人都已物是人非,他只能通过捐款重建庙中魁星北斗的物品来完成还愿。八年未归的他,面对变化莫测的环境,对曾经救过他的僧人命运感到忧虑,最终因受降事务繁忙而匆匆离开,这段经历被张恨水写入小说中。 01:03:55 张恨水笔下的婚变与战时生活对话围绕张恨水作品中的婚变故事展开,描述了一位年轻军官九死一生后返回上海,却发现妻子已婚变的情节。他经由香港与妻子办理离婚手续,期间与新伴侣谢成美相识并最终结婚。战时的特殊环境下,人物命运多舛,故事反映了战争对个人生活的深刻影响及人物复杂的心境变化。 01:11:26 军令部情报工作与抗战胜利对话回顾了1938年至1945年间,军令部二厅在抗战期间的情报工作,特别是对日情报分析的精确性,以及在芷江受降谈判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情报工作对战争胜利的重要性,以及军令部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合作精神。 01:19:08 台湾人在抗战中的特殊贡献与历史见证1895年后,台湾经历日本殖民,期间台湾人民积极参与抗日活动,部分台湾青年前往大陆参战。黄金发作为台籍日兵,在缅甸战场逃亡后加入中国远征军,因其流利的日语能力,被留任为翻译官,参与芷江受降及南京受降仪式,成为唯一一位台湾籍受降参与者。 01:25:38 台湾回归见证与历史细节挖掘对话围绕1945年台湾回归中国的历史事件展开,强调了参与受降仪式的台湾青年中尉翻译官的重要见证作用,及其后代保存并捐赠相关历史物品的过程。通过挖掘个人经历和历史细节,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与国家历史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台湾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正面回应。 01:32:35 国共合作与情报交流的历史回顾对话深入探讨了国共两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合作与情报交流,尤其是1944年通过阎宝航获取关东军部署情报的事件,展现了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共同目标。同时,提及了1949年后两岸情报工作的互动,强调了国共之间复杂而深厚的联系,以及个人在历史大势下的选择与使命。 01:42:37 两岸分隔与台湾历史变迁对话围绕两岸分隔的历史背景展开,讲述了1945年后国共两党谈判破裂及军事冲突,1946年成立的军事调解部,以及1947年父亲被派往台湾参与战后重建工作。1949年台湾开始实施戒严法,父亲于1950年参与大陆工作处,直至1960年代初退出情报体系,转至文化单位任职。期间,台湾经历了从日语到普通话的转变,经济与文化重建,以及与大陆关系的演变,直至1955年后进入新阶段。 01:48:56 文化审查与情报工作的历史纽带对话深入探讨了文化审查与情报工作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了特定历史时期下,文化机构如中影、正中书局及华星文化事业中心在情报收集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提及了这些机构如何成为培养高层情报人员的平台,以及关键历史事件如江南事件对相关人物的影响。 01:52:48 江南案影响两岸关系的历史反思对话围绕1984年江南案展开,提及案件牵涉高层内斗与政治角力,以及事件如何改变台湾政局走向,认为若未发生此事件,两岸可能早在90年代达成统一协议,案件发生后导致蒋家接班计划受阻,间接影响两岸关系发展。 01:57:03 白团历史与个人回忆对话围绕白团及其相关人物展开,提及白团负责人的身份、舟山群岛撤退指挥官十绝等历史细节,以及与父亲同学的交往,展示了白团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和参与者的个人经历,最后提及父亲虽未直接露面但在背后支持的情报工作背景。 01:59:51 两岸历史记忆与个人家族故事的交织对话围绕两岸历史事件和个人家族记忆展开,提及多个历史节点,包括重要人物的活动与贡献。发言者分享了父亲在历史关键时刻的角色,以及个人如何通过搜集资料拼凑家族历史。讨论涉及两岸关系、历史记录的多重视角,以及历史人物如蔡孝乾的叛变事件。发言者表达了对两岸和平统一的乐观态度,强调同文同种的历史联系。 02:03:22 两岸共同记忆:抗战历史与个人经历的交织对话围绕两岸共同的抗战历史展开,提及南京保卫战及后续影响,强调了抗战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讨论了50年代两岸关系及反特斗争,表达了对历史记忆传承的重视,以及对抗战历史作为两岸共同记忆的认同。 02:07:42 历史记忆与个人认同:两岸历史教育的反思对话围绕历史教育和个人认同展开,强调了对历史细节的了解对于避免偏激判断的重要性。讨论了台湾与大陆在历史认知上的差异,以及个人家庭历史如何影响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参与者分享了家族历史,特别是与抗战相关的经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家国情怀的感悟。最后,双方表达了未来在历史记录和研究方面合作的意愿,以促进更全面的历史理解。本期节目的相关资料,依旧会发在听友群里,想进群的朋友+v mmcg1011 联系进群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小红书:门道小藏即刻 :小藏 门道儿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粉丝群:+微信 mmcg1011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门道‘》音频刚刚也入驻了微博,欢迎来敲门)—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总策划:王卫刚制作人:李汨汨学术总顾问:沈旸节目统筹:星筵音频制作:陆正国 梁跃
    --------  
    2:19:48
  • vol.57「波斯」32个首都,5000年不断:新月与蔷薇如何守住"文明十字路口"?
    本期时光探宝人:南京博物院 策展人 管琳关于这个展览的探展视频,我将发在听友群里,各位可以➕ v :mmcg1011 进群一看究竟—时间轴—00:00 波斯文明:新月与蔷薇的文化意涵对话探讨了波斯文明中‘新月’与‘蔷薇’的文化象征意义。‘新月’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起源,象征生命循环,后成为波斯王权象征,再随伊斯兰政权演变。‘蔷薇’源于波斯诗人萨迪的诗集,象征和平与兄弟情谊,其名言被联合国采纳。二者作为展览标题,代表伊朗文明的核心意象。 03:25 波斯诗歌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对话围绕波斯诗歌的文化价值和其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展开。提到波斯诗歌墙作为互动区的设计,选取了鲁达基、海亚姆、萨迪、哈菲兹等波斯古典诗人的作品,翻译由张鸿年先生完成。特别提及鲁米的诗作《伤口是照进你内心的地方》,强调诗歌展现沿线人民文化特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理解,体现波斯文明的精神与气质。 05:58 伊朗文明的多元交融与展览解读展览通过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汇,展现了伊朗文明自古以来的多元融合,包括古文明、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伊斯兰阿拉伯文明等。首章节‘史前迷雾与民族大迁徙’揭示了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及其重要历史节点,强调了伊朗人民在保护自身文明的同时,接纳并融合了多种文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明内涵。展览还通过与中国文物的对比,展示了两国悠久的文明交流史。 08:32 伊朗文明与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对话围绕伊朗文明历史中的五个重要时期展开,通过具体文物如黄金狮首授权环、垂叶法莲花纹银盘等,展现了埃兰、阿契美尼德、塞琉古、安息和萨珊王朝的文化特色与工艺成就。特别强调了丝绸之路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如西汉莲花纹银盘受到阿契美尼德王朝工艺影响的例子,体现了文明互鉴的重要性。 12:39 雅利安人迁徙与欧亚文明格局的形成公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大迁徙改变了欧亚大陆文明格局,分为西迁和东迁两支,分别影响了希腊文明、印度种姓制度和伊朗文明的形成。埃兰文明作为伊朗文明的早期代表,展示了独特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6:58 波斯帝国崛起与伊朗历史进程对话探讨了公元前678年至549年间的谜底王国及后续波斯帝国的形成。雅利安人迁徙至伊朗高原,分化为米迪人和波斯人,其中谜底人一度强盛。居鲁士大帝崛起,征服谜底,建立波斯帝国,开启波斯文明,统一伊朗高原雅利安部落,奠定波斯帝国基础。 20:11 居鲁士圆筒与波斯帝国的治理智慧对话探讨了居鲁士大帝创造的人权宪章——居鲁士圆筒,及其在波斯帝国治理中的作用,展示了波斯帝国的宽容政策与强大版图。展览通过帝王美学的展品,如黄金石首授权环和狮子形象玉座腿,体现了阿奇美尼王朝的辉煌。背景板描绘了波斯波利斯时期的万国朝贡,展现了帝国的国际影响力。 23:53 波斯波利斯与亚述浮雕的文化交流对话探讨了波斯波利斯作为阿基米德王朝的重要都城及其建筑特色,特别是万国门和阿帕丹台阶浮雕的历史背景。提及了亚述浮雕中朝贡场景的细节,以及狮子形象在波斯与中亚文化交流中的传播路径,展示了古代文明间的互动与影响。 28:59 索罗亚斯德教与波斯文物的艺术特色对话探讨了索罗亚斯德教作为波斯帝国国教的重要性及其对波斯世界观的影响,强调了该教二元对立的宗教观。同时,对话还提到了帕蒂亚人建立的安息帝国时期,文物艺术特色与文明融合的表现,特别是在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希腊化时代背景下的变化。 31:05 希腊化时代的伊朗高原与丝绸之路的繁荣对话探讨了亚历山大帝国后,塞琉古王朝和安息帝国在伊朗高原的希腊化影响,特别是通过来通杯等艺术品体现的艺术风格融合。同时,讨论了安息帝国与汉朝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以及萨珊帝国的历史概貌和文物特色,展现了这一时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繁荣景象。 36:15 萨珊波斯艺术:王权、宗教与文化复兴的交融萨珊波斯艺术展现了古代波斯艺术的巅峰成就,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以王权与宗教为主题,通过宏伟的建筑、浮雕和工艺品展现王朝辉煌。展品包括镀金银盘、玻璃杯、陶器、纺织品及青铜宝剑。萨珊时期,琐罗亚斯德教成为国教,波斯文化经历希腊化后的复兴,重新占据文化巅峰。一件萨珊时期的丝织品残片描绘了贵族女性与男性形象,体现了当时服饰风格及丝绸之路贸易的影响。 38:59 萨珊王朝玻璃工艺与中西文化交流萨珊王朝时期,伊朗成为继罗马帝国后重要的玻璃制造中心,尤其以冷加工磨花玻璃器闻名,风格独特,多用于上层社会及出口。中国南朝贵族墓中出土萨珊玻璃器,反映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萨珊玻璃器包括眼影液瓶、香水瓶等,功能多样,装饰各异。中国本土玻璃制造始于南北朝,但初期仍以进口为主,如南京象山七号墓发现罗马型玻璃杯。萨珊玻璃工艺与中西文化交流展示了古代文明的互动与融合。 44:13 萨珊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长期冲突及其影响对话讨论了萨珊帝国与拜占庭帝国长达数世纪的战争,以及萨珊帝国因长期征战而衰落的原因。战争主要集中在西线的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东线则受到贵霜帝国、白匈奴人及突厥人的压力,北线面临匈奴人的袭扰。萨珊帝国处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四面受敌,最终导致其衰败,为阿拉伯文明的进入铺平道路。 46:19 伊朗伊斯兰艺术风格的形成与特点对话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伊朗后对当地艺术风格的影响,尤其是内沙布尔陶器的抽象化装饰,这反映了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的教义。同时,伊朗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伊朗伊斯兰艺术风格,其中阿拉伯书法和抽象图案成为重要元素。 50:41 波斯文化在地方政权分裂中的韧性与复兴讨论了波斯文化在地方政权分裂时期的表现,指出尽管政治分裂削弱了统一性,但地方政权的崛起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创新,尤其是萨曼王朝时期的文学艺术繁荣。菲尔多西创作的《列王纪》成为波斯文化认同的基石,展现了波斯文明的韧性。展览中展示了萨曼王朝的代表性文物,如内加尔布尔陶器和玻璃器,体现了该时期对波斯文化的强烈复兴意愿。 54:54 突厥与蒙古文化对伊朗陶器艺术的影响对话探讨了11世纪后突厥人和蒙古人进入伊朗,如何通过战争与文化交流,特别是陶器制作技术的创新,如熔块胎技术及釉上釉下彩的发展,对伊朗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提到了一件陶碗,融合了突厥人形象、伊朗服饰和源自阿拉伯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多民族文化交汇的特色,成为伊朗陶器艺术的重要里程碑。 59:49 蒙古统一促进中伊文化交流与红彩陶工艺蒙古帝国通过政治稳定、贸易和宗教宽容政策,促进了中国与伊朗的文化交流,形成黄金时代。红彩陶作为伊斯兰时期重要文化代表,其金属光泽制作工艺独特,需经过复杂烧制和颜料绘制过程,展现了当时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01:03:00 萨法维王朝织物艺术:织金与黄金印染技术对话深入探讨了萨法维王朝时期织物艺术的辉煌成就,特别是织金技术和黄金印染技术的应用。织金技术涉及将金线缝制到织物中,而黄金印染则是将黄金溶解后用于印染,两者皆用于宫廷服饰和装饰,象征着极高的社会地位。这些技术不仅体现了当时手工艺的高超水平,也反映了波斯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影响。 01:07:04 伊朗地毯艺术与中伊文明交流对话深入探讨了伊朗地毯艺术,特别是科尔曼地毯民族系列的构成与象征意义,展现了世界大同与民族融合的主题。同时,回顾了中国与伊朗自汉代至唐代的贸易路线和文化交流方式,强调了两地文明互鉴的重要性与历史深度。 01:09:31 中伊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的历史纽带对话深入探讨了中国与伊朗之间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从丝绸之路的开通开始,两国在语言、宗教、工艺美术等领域的互动不断加深。波斯语成为国际交际语,多种宗教传入中国,波斯的工艺技术丰富了中国的物质生活。同时,中国的深思、纺织技术、陶器、绘画等也影响了伊朗,展现了双向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01:15:23 南京与波斯文明:展览背后的故事对话围绕南京地区发现的波斯文物展开,提及象山七号墓中的玻璃器与镶嵌金刚石的金戒指,揭示了古代南京与波斯的贸易联系。展览筹备历时半年,最初以艺术角度解读波斯,南京站则侧重于波斯古文明的发展。尽管伊朗方面因战争未能亲临布展,但通过录像协作完成展览,目前伊朗方正与国家文物交流中心商讨延展协议,以保护文物免受战乱影响。 01:19:20 波斯文明的韧性与展览导览建议对话围绕波斯文明的韧性展开,强调其在历史变迁中保持文化内核的同时创造性适应的能力,归因于语言文字的连续性、宗教的本土化、艺术传承以及地理优势带来的文化交流。建议观众通过展览中12个重要王朝的历史阶段划分,理解波斯文明近5000年的发展过程及其与本土文明的结合。本期节目的相关资料,依旧会发在听友群里,想进群的朋友+v mmcg1011 联系进群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小红书:门道小藏即刻 :小藏 门道儿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粉丝群:+微信 mmcg1011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门道‘》音频刚刚也入驻了微博,欢迎来敲门)—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总策划:王卫刚制作人:李汨汨学术总顾问:沈旸音频制作:陆正国 梁跃视觉设计:赵月茹
    --------  
    1:22:35

Weitere Kunst Podcasts

Über 门道

这是一档讲述历史文化的播客节目。 推开一扇门,探寻时光留给我们的宝藏。
Podcast-Website

Höre 门道, life is felicious und viele andere Podcasts aus aller Welt mit der radio.at-App

Hol dir die kostenlose radio.at App

  • Sender und Podcasts favorisieren
  • Streamen via Wifi oder Bluetooth
  • Unterstützt Carplay & Android Auto
  • viele weitere App Funktionen
Rechtliches
Social
v7.23.11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1/4/2025 - 4:00:29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