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ner im RedaktionsNetzwerk Deutschland
PodcastsWissenschaft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Healthy Relationship》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Healthy Relationship》

姜尚文心理師,朴世光心理師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Healthy Relationship》
Neueste Episode

Verfügbare Folgen

5 von 291
  • EP291「後悔不再是壞事,用反事實思考讓未來更美好!!!」by 姜尚文心理師
    沃爾司輕植蛋白飲,享受手搖飲的口感又能內在營養滿分,外在美型發光。含有20g植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增加飽足感,7種超級食物配方一次補充所需的營養素,維生素C幫助抗氧化。添加美國專利檸檬萃取物,促進新陳代謝。連結: https://fstry.pse.is/8cnqjq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反事實思考是一種心理學概念,指的是人們在事後,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設想另一種不同的可能性,通常以「如果……就好了」的形式出現。它是一種對過去事件的心理模擬,分為兩種主要類型:上行反事實思考,即設想更好的結果,容易引發後悔情緒;以及下行反事實思考,即設想更壞的結果,有時能幫助我們產生動力和改善現狀的決心。 心理學上的反事實思考定義:指人們在事後,對過去的事件提出與事實相反的不同可能性,以「如果……,那麼……」的句式表達。組成部分:通常由一個虛構的前提(「如果……」)和一個虛構的結論(「那麼……」)組成。研究:由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維斯基(Amos Tversky)在1982年開創,研究發現人們在遇到特殊事件後,比遇到普通事件更容易產生反事實思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7:59
  • EP290「用 AI 會讓人變笨還是變聰明,如何用才是正確的呢?」by 姜尚文心理師
    沃爾司輕植蛋白飲,享受手搖飲的口感又能內在營養滿分,外在美型發光。含有20g植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增加飽足感,7種超級食物配方一次補充所需的營養素,維生素C幫助抗氧化。添加美國專利檸檬萃取物,促進新陳代謝。連結: https://fstry.pse.is/8cnqjq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顯示,使用 AI 工具寫作的學生,其腦電波顯示各區域有亮點但彼此缺乏連結,表明大腦各區域間的協同活動減少。 研究發現,不使用 AI 工具認真寫作的學生,其大腦電路活躍且連結豐富,顯示他們在積極思考、提取經驗和創造。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Kousamiya 將過度依賴 AI 導致大腦不再積極運作的現象稱為「認知負債」。 三個月後的測試顯示,先前使用 AI 工具寫作的學生,在不使用 AI 的情況下幾乎完全忘記了當時寫作的內容,表明學習記憶非常表面。 研究表明,先經過思考再利用 AI 工具輔助寫作的學生,其產出不僅成為自己的記憶,還能提升記憶的品質。 越早接觸電腦的孩子越不好,更早接觸 AI 則更糟糕,因為 AI 會阻礙思考,對孩子而言就像毒藥和糖果。 AI 應被視為健身教練,提供指導,但真正的練習和成長仍需個人親力親為。 00:01:12 AI 時代的學習:聰明還是變笨? 探討 AI 時代使用 AI 工具是否會使人變笨。講者分享了孩子寫古文報告被老師質疑使用 ChatGPT 的經歷,以及老師使用 AI 軟體反偵測學生作業的例子。提出教育界對於使用 AI 的兩種觀點:鼓勵使用以收集資訊,以及完全禁止使用。並分享一則教授要求學生寫道歉信,結果收到 AI 生成的道歉信的笑話,引出 AI 學習如何幫助人們而不是使人變笨的主題。 00:04:06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AI 對大腦的影響 介紹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將受試者分成三組,分別使用 AI、Google Research 和完全不使用工具來完成寫作任務,並通過腦電波監測大腦活動。研究結果顯示,使用 AI 寫作的組別,大腦各區域有亮點但彼此沒有連結,而完全不使用工具寫作的組別,大腦電路活躍且互相連結。使用 Google Research 的組別與不使用工具的組別表現相似。研究指出,使用 AI 工具會使大腦不再積極運作,並引用 Kousamiya 教授的 “認知負債” 概念,說明大腦會因為依賴 AI 而 “欠債”。 00:07:52 AI 使用的長期影響與記憶 研究團隊在三個月後再次測試這些受試者,讓他們重新寫出之前寫過的文章。結果顯示,先前使用 AI 工具的組別幾乎完全忘記了文章內容,而沒有使用 AI 工具的組別則能回憶起大部分內容。這表明使用 AI 工具可能導致學習變得淺薄,無法形成長期記憶。強調了區分 “倚賴 AI” 和 “利用 AI” 的重要性,如果過度依賴 AI,人們可能會變成廢人,並容易相信 AI 提供的假訊息。 00:10:20 如何正確使用 AI 與親子教育建議 強調在寫作時先經過思考,再利用 AI 工具輔助,可以提升記憶和學習效果。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過早接觸電腦和 AI,因為 AI 會阻礙思考,對孩子來說就像毒藥。總結,可以使用 AI,但不能依賴 AI,而是要讓 AI 幫助日常工作,賦能人們。最後,用健身房的例子說明 AI 只是教練,真正要練習的是自己。節目結束,並鼓勵聽眾按讚、訂閱和分享。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4:26
  • EP289「如何學習&運用同理心,增進人我好關係!!!」by 姜尚文心理師
    ☆現在下載中廣線上聽APP隨時收聽精彩節目還有經典好音樂! https://fstry.pse.is/8atq3r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探討了同理心的兩種形式:認知同理心和情感同理心。針對情感同理心過於強烈的人,講者建議在情緒過載時切換為認知同理心,學習拒絕並設立界線,並透過大自然、運動等方式宣洩負能量。對於同理心較弱的人,講者提倡以慈悲心代替同理心,專注於對方的需要,並提供具體互動方法,如專注聆聽、提供協助等。此外,講者還建議透過閱讀小說、詩詞來增強認知同理心,並強調自我覺察和活在當下的重要性,以提升整體同理心能力。 重點心得情感同理心過強的人,若因他人情緒受影響,應切換為認知同理心,分析可提供哪些實際幫助,而非僅用心感受。 情感同理心強烈者,應學習設立界線並拒絕過度的傾訴要求,例如告知對方自己僅有三十分鐘的時間可以傾聽。 同理心缺失者可透過「慈悲心」來彌補,專注於對方的需求並提供實際幫助,例如詢問「我可以為你做什麼」。 亞斯伯格症候群的伴侶可透過專注聆聽、眼神交流,並主動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協助,來展現關心與體貼。 認知同理心的培養,需要活在當下,避免因焦慮(擔心未來)或憂鬱(沉溺過去)而忽略當下的互動。 透過閱讀人際互動相關的小說或古代詩詞,可以體會不同情境下的對話方式及背後含義,有助於提升同理心。 增強同理心的一個重要方法是進行自我覺察,每天睡前反思自己的情緒狀態。 大綱 00:01:22 同理心的種類與情感同理心過強的應對 本集節目延續上一集內容,討論了認知同理心和情感同理心。認知同理心是用大腦分析他人情緒,常見於專業人士如醫生、心理師等。情感同理心則是感同身受,他人難過自己也難過,他人開心自己也開心。重點在於有些人情感同理心過於氾濫,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甚至產生替代性創傷,導致憂鬱症、焦慮症等。針對情感同理心過強的人,建議將情感同理心切換為認知同理心,思考如何提供實際幫助,並學習拒絕,設立界線。 00:07:13 情感同理心過強的宣洩與同理心缺失的應對 情感同理心強的人容易接收負能量,建議通過大自然、運動等方式宣洩,避免壓抑導致憂鬱。針對同理心缺失的人,可能是天生限制,可以通過學習增強認知同理心。建議用慈悲心代替同理心,關心對方,以對方的需要為先。舉例說明,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先生可以專注聆聽太太的需求,並主動提供幫助,即使無法感同身受,也能讓伴侶感受到愛和關懷。 00:12:44 提升同理心的實用方法與自我覺察的重要性 認知同理心可以後天學習,同理心缺失的人可能因為焦慮或憂鬱而無法活在當下,影響同理心的展現。建議活在當下,並通過閱讀人際互動小說和古代詩詞來體會情感。自我覺察是同理心的一部分,每天睡前反思自己的情緒,有助於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緒。無論同理心過強或缺失,自我覺察都是成長的功課。節目最後鼓勵聽眾按讚、訂閱和分享。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8:04
  • EP288「同理心好重要,認知和情感太多太少都不好!!!」by 姜尚文心理師
    《Stan Up!青開麥》Podcast開播!由新竹縣政府教育局推出,六集節目集結青年提案,從選系迷茫、科技人生到地方創生,還有網紅跨界對談,探索竹縣青年的成長路線圖。🎧收聽👉 https://fstry.pse.is/8b7lg7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沃爾司輕植蛋白飲,享受手搖飲的口感又能內在營養滿分,外在美型發光。含有20g植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增加飽足感,7種超級食物配方一次補充所需的營養素,維生素C幫助抗氧化。添加美國專利檸檬萃取物,促進新陳代謝。連結: https://fstry.pse.is/8cnqjq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巴倫•柯恩(Simon Baron-Cohen)是劍橋大學的心理病理學教授,他在同理心領域的研究引入了許多創新的觀點, 同理心可以分為七個不同的類別, 本集節目主要探討同理心的重要性及其在人際關係中的影響。講者首先分享了一個案例,一位太太因先生缺乏情感連結而考慮離婚,引出同理心不足可能造成的困擾。接著,講者介紹了同理心的兩種主要形式:認知同理心和情感同理心。認知同理心是透過觀察和理解來同理他人,而情感同理心則是感同身受。講者強調,認知同理心可以後天學習,情感同理心過於強烈則可能導致替代性創傷和職業倦怠。節目最後鼓勵聽眾思考自身情況,並在認知和情感同理心之間取得平衡,以改善人際關係。 重點心得臨床上將同理心區分為不同種類,其中認知同理心仰賴頭腦、經驗和觀察,情感同理心則涉及感同身受。 認知同理心對心理師等專業人士至關重要,有助於分析個案痛苦並提供專業意見,避免僅有情感同理心造成的過度情緒負擔。 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可能缺乏同理心,但能在工作上表現出色,照顧家人,顯示同理心缺乏不代表不愛家人。 公衛研究顯示,人口中約有 10% 具有類似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狀況,程度有輕有重。 情感同理心過於氾濫可能導致職業倦怠、替代性創傷,甚至憂鬱或焦慮,社工師等助人工作者尤需注意。 印度文化中缺乏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診斷,原因在於普遍的困境使人們認為「慘」並非問題,顯示認知會影響對事件的看法。 認知同理心可透過後天學習增強,即使是較為冷酷的人也能在需要時展現同理心。 情感同理心在人際互動中至關重要,但過度投入他人情緒可能造成負擔,因此建立良好界線是必要的。 大綱 00:01:22 伴侶諮商案例:缺乏同理心的先生 節目主題探討伴侶諮商中常見的問題,即太太覺得先生缺乏同理心。分享了一個案例,一位太太想與先生離婚,儘管先生沒有外遇或家暴,且是個好爸爸,但太太覺得兩人缺乏情感溝通。先生每天做早餐、送孩子上學、準時回家、一起吃飯、洗碗、幫孩子洗澡,但夫妻間只談柴米油鹽,沒有情感連結。諮商師認為先生可能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缺乏同理心,但並非不愛家人。諮商師建議太太可以找閨蜜傾訴,並建議先生接受諮商,以改善溝通。 00:05:51 同理心的重要性與認知同理心 探討同理心的重要性,並介紹亞斯伯格症候群在人口中的比例約為 10%。同理心並非簡單的概念,可分為多種類型。首先介紹認知同理心,即透過頭腦、經驗和觀察,理解他人的狀況。例如,看到人哭就知道難過,看到人笑就知道開心。心理師常運用認知同理心,分析對方的痛苦,並給予專業意見。認知同理心背後有強大的心智理論,可預測事情的發展。 00:09:20 認知同理心的學習與應用 認知同理心可以透過後天學習獲得,但自閉症患者可能較難,因為他們難以辨識他人情緒和表情。建議父母及早介入,幫助孩子學習辨識情緒,避免被視為「白目」。成人也可學習認知同理心,改善人際關係。即使個性較冷酷,也能在需要時表現出同理心。伴侶諮商中,諮商師常協助伴侶學習同理心。 00:11:11 情感同理心的重要性與潛在問題 介紹情感同理心,即感同身受,感受他人的痛苦和快樂。情感同理心對人際關係至關重要。案例中的太太覺得先生缺乏情感連結,只會做對的事情。情感同理心並非人人都能輕易做到,當一個人自身問題很多時,難以感受他人。情感同理心過於強烈也可能造成問題,例如,聽聞悲傷故事後過度悲傷,甚至影響生活。 00:15:22 控制與增強同理心 討論了同理心過於氾濫可能導致的問題,如替代性創傷、憂鬱和焦慮。建議學習控制同理心,建立良好界線。若同理心太弱,則應加強。同理心影響人際關係,認知同理心和情感同理心應相互搭配。與親友互動時,情感同理心很重要,但不能過度。專業工作時,認知同理心應多一些。節目預告下一集將介紹其他類型的同理心,以及如何更好地整合同理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9:13
  • EP287「我們是否被大腦完美欺騙,而失去了行動力!!!」by 姜尚文心理師
    順暢,更孅盈!天后級代謝力翰方御品順孅茶由曾柏翰中醫師研發,金鐘影后苗可麗代言。精選7大漢方,有效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排便順暢,找回美麗線條。專業、安心、有效!全館999免運,註冊會員再領$200優惠券 https://fstry.pse.is/899gn9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跑在你前面的人,他們的系統並非天生高級。只是他們更早參透了這則科學的隱喻:完美,不是行動的藍圖,而是行動的結果 它不會在空想中降臨,只會在你每一次笨拙的起步、每一次狼狽的跌倒、每一次微小的修正中,悄悄浮現 所以,別再等了。那個完美的系統不存在,它只存在於你開始的勇氣裡,存在於你大腦因行動而生的嶄新溝回中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7:05

Weitere Wissenschaft Podcasts

Über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Healthy Relationship》

這個節目將會透過「心理學的知識」 深入淺出的來聊聊與人相處上的難題,建立人與人的「好關係」, 「一份好關係」將會帶來與人親近的歸屬感, 尊重彼此的人際界線,保持情緒的穩定輕鬆, 使工作更有效率,增添生活的幸福度。 無論是與伴侶、父母、親子、朋友、同事、上司相處上的點點滴滴, 有任何想聽的,或任何疑問,歡迎您告訴我們, 我們將與您分享,為關係調味加料,找回關係中自在的感受 節目內容有 《美味關係實驗室》, 主持人為姜尚文心理師 將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透過例子的分享, 探討多元的話題,深入淺出探討關係上的話題, 讓心理的需要不再是問題,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回到自在做自己的美好狀態。 節目將會在每周更新。 《心靈元氣廚房》 主持人為朴世光心理師 來一點正能量,甦醒我們的頭腦, 讓我們的心情也變得輕鬆一些, 開始每天的工作和努力。 本節目以生活小故事為食材,用名言佳句來調味, 觸動心靈的味蕾,滿足心靈的胃口。 有個信念來生活,將使人感到更有意義, 工作也更有效率,對自己也更加滿意。 節目將會在每週更新。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真摯的想陪伴你,一起面對今天的生活, 歡迎訂閱我們的節目,歡迎您的加入和收聽。謝謝。 更多的好資訊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FB https://reurl.cc/g02jvb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官網 https://humanitarian-love.com/ 暖心全人諮商信箱 [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odcast-Website

Höre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Healthy Relationship》, Aha! Zehn Minuten Alltags-Wissen und viele andere Podcasts aus aller Welt mit der radio.at-App

Hol dir die kostenlose radio.at App

  • Sender und Podcasts favorisieren
  • Streamen via Wifi oder Bluetooth
  • Unterstützt Carplay & Android Auto
  • viele weitere App Funktionen
Rechtliches
Social
v7.23.12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1/19/2025 - 2:58:40 PM